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中心 > 综合问答 > 古代赶考时间 古代赶考是什么时候

古代赶考时间 古代赶考是什么时候

来源:投稿作者:提莫时间:2023-11-20 07:20:02
分享到:
为你推荐:
古代赶考时间,很多人对于古代赶考时间不是很清楚,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,希望此文章能帮到你。
古代赶考时间
古时候,科举考试是有规定时间的。童试分为三个阶段,县试、府试和

古代赶考时间,很多人对于古代赶考时间不是很清楚,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,希望此文章能帮到你。

古代赶考时间

古时候,科举考试是有规定时间的。童试分为三个阶段,县试、府试和院试。县试一般在每年二月举行,通过后再四月参加府试,录取之后就是童生。院试每三年举行两次,录取之后就是生员(秀才)就有了功名,可以不交税。

之后的乡试是没三年举行一次,时间是八月,又叫秋闱。录取之后就是举人。举人可以在第二年的二月入京参加会试,录取之后就是会员,可以参加殿试,殿试由皇帝挑选黄道吉日举行。

1、不同朝代时间不一样。

2、宋代科举,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,有时一、二年不定。实英宗治平三年,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。每年秋天,各州进行考试,第二年春天,由礼部进行考试。省试当年进行殿试。

3、明、清两朝,乡试时间在阴历八月份,会试在阴历二月份,殿试在三月份。乡、会两试的时间定在当月的初九、十二、十五三天。

自科举制度建立时,各朝各代在京中考核大都是在春季,至于具体时间没有定数。宋朝以后,科举定为三年一次。秋季进行州县考试。第二年春天由礼部开考,即京中的考试。 其实,你所说的“秀才”只在元 明 以来用以称书生、读书人。 因此具体时间的话看以下: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、会试、殿试三级。乡试是由南、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。地点在南、北京府、布政使司驻地。每三年一次,逢子、午、卯、酉年举行,又叫乡闱。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。考期在秋季八月,故又称秋闱。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。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,同考四人,提调一人,其它官员若干人。考试分三场,分别于八月九日、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。乡试考中的称举人,俗称孝廉,第一名称解元。唐寅乡试第一,故称唐解元。乡试中举叫乙榜,又叫乙科。放榜之时,正值桂花飘香,故又称桂榜。放榜后,由巡抚主持鹿鸣宴。席间唱《鹿鸣》诗,跳魁星舞。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,又称礼闱。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、戍、未年举行。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,考期在春季二月,故称春闱。会试也分三场,分别在二月初九、十二、十五日举行。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,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。主考、同考以及提调等官,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。主考官称总裁,又称座主或座师。考中的称贡士,俗称出贡,别称明经,第一名称会元。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,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。明宪宗成化八年起,改为三月十五。应试者为贡士。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,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。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,只考时务策一道。殿试毕,次日读卷,又次日放榜。录取分三甲:一甲三名,赐进士及第,第一名称状元、鼎元,二名榜眼,三名探花,合称三鼎甲。二甲赐进士出身,三甲赐同进士出身。二、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。一、二、三甲通称进士。进士榜称甲榜,或称甲科。进士榜用黄纸书写,故叫黄甲,也称金榜,中进士称金榜题名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最新更新

  • 下载总排行
  • 下载月排行

1海棠书屋入口myhtlmebookmyhtlme苹果

商务办公

2bodyvisualizer身材模拟器

学习教育

3bt Kitty磁力猫

摄影摄像

4微信8.0.20

影音播放

5云南农药监管

新闻资讯

6小米浏览器最新版

金融理财

7小鹅娱音

金融理财

8PP浏览器

金融理财

9汉风号客户端

金融理财

101010兼职网

金融理财